大发hijet最新网!

大发hijet最新网

大发hijet最新

2024-03-31 18:35:55 来源:网络

夏利,这个陪伴了我们30多年,陪伴了我们接近两代人的名字,终于迎来了说再见的时候。

近日,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关于拟变更公司名称和证券简称的公告。其中,公司名称由“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而经营范围新增高铁设备、配件制造及销售、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及部件销售等。

结合名称和经营范围变化来看,天津一汽夏利这次应该不是换汤不换药,而是实实在在地与乘用车市场说再见了。也就是说之前的种种信息得到了验证。夏利,真的和我们说再见了。

 虽然夏利现在落得了一个改名换姓的下场,但在几十年前,夏利可以说是当时的明星车企。故事还是得改革开放开始说起,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对内改革从农村开始,对外开放从广东、福建开始,随后几年国内的经济活力发生了很大变化。

有钱了,自然想做点大事。1980年代,北京吉普和上海大众成为了当时唯二的合资厂商,那时候已经在市场上推出了相关的车型。但推出的这些车型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太大,随之而来的价格、养护费用、用车成本都远超当时的国民承受范围。

于是,在经过几轮谈判后,1984年,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夏利前身,下称天津汽车)和日本大发签订协议,大发向天津汽车转让微型面包车大发Hijet和微型两厢车大发Charade 1.0全套制造技术。

那时候,天津汽车的目标很简单,那就是避其锋芒,别人已经有成熟产品的领域自己不去碰,而是去寻找未开发的领域。所以微型车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刚引进的大发Hijet被当时的天津市长李瑞环命名为华利,而延后几个月引进的大发Charade被命名为夏利。这可以说是“夏利”这个名字的开端。

只不过,虽然当时的经济发展迅速,但国内的汽车市场还没完全成型,普通老百姓手里也没那么多钱,所以那时候汽车采购基本以公家采购为主,私人消费少得可怜。而且在生产初期,基本是以CDK方式进行,零件全进口,国产率极低,售价在10万以上,这样的价格在当时是非常夸张的。 

所以哪怕当时销量表现是不错,但是产能利用率依然是比较低的。但从1987年开始,夏利车型的国产化率一直提高,相对应的是价格开始下降。但是,与夏利同期推出的长安铃木奥拓由于是合资形式生产,国产化进程较快,当夏利成本控制好的时候,南方地区的私人用户早已被奥拓占领。

从生产方式选择来看,夏利当时选择引进全套技术而非合资的形式其实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但奈何合资这种方式是非常符合市场经济的,缺少话语权、送出市场但没获得技术等问题在当时来说并不算突出,再加之当时国内的工业基础绝对不能说好,所以纯靠自己摸索的夏利并没有很好地跟上竞争对手的步伐。 

这个陪伴我们30多年的品牌,如今真的要再见了

    猜你感兴趣: